捕魚大亨電腦版,瞬間,永恒
一般來說,一個人的好奇心越重,生命力也就越強。等到一個人什麽都不想知道,什麽都不愛好了,這個人肯定是走向了衰弱。年輕人精力充沛,所以對各種事情才格外好奇,對外部世界有極大的新奇感,這都是自然的。許多人越是年輕就越是迷戀網絡之類,多少也是這個道理。還有許多人擔心自己被時代抛在後面,沒法與大家對話,總想知道更多的事情。因爲平時的確是如此,知道的事情越多越可以與人討論,可以有更多的參考,用以推導眼前的事情,感知這個世界。不要封閉自己,這是捕魚大亨電腦版們被一再告誡的。
但是從另一個方面講,又常常聽人說“太陽底下沒新事”——人世間總是由一些差不多的事情在改頭換面、不停地循環下去。從文學表達上也可以明白一些道理:最傑出的小說家爲什麽不再一味地專注于寫故事?因爲組成故事的元素也就是那麽多,什麽誰愛上誰了,誰死了誰活了,誰攪入了什麽陰謀之中——這些元素可以不停地組合,各種奇怪的故事也就出來了。不過世上的故事講來講去也就是那麽多,可見真正的新意不在故事上。怎樣把這個世界最大的隱秘揭示出來,依靠的還是“細節”與“超細節”——這才是詩性的極致。
從閱讀上講,將無所不在的好奇心與探索經典的極致之美結合起來,這或許是最重要的。
于是我們發現了自己的窘境:現在常常憂慮的不是知道得太少,而是知道得太多。各種信息太多了,什麽網絡小報廣播電視雜志書籍——連風裏都是各種各樣的聲音。我們的視聽已經被嚴重堵塞,五官負擔大大超載。這一切已經影響到我們的思考和判斷,因爲既沒有時間也反應不及,各種參照實在太多了。
所以一度跟什麽隔絕,把窗戶關上不但不是壞事,而且成爲必須要做的事。如果想做一個保有巨大創造力和思悟力的人,還是需要想想這兩個字:清寂。由此我們可以理解美國那個梭羅跑到湖邊林子裏封閉自己的奧妙,他種地寫作,想些事情,清心寡欲。這果然使他聰明了許多,比別人特殊了一些。他知道的事情都是城裏人鬧市中人所不知道的,而那些人知道的,大致都是一些重複了無數遍的東西,所有那一切都登在報上印在書上,知不知道、早一點知道晚一點知道都無大礙。
他在林子裏,讀報紙不方便了,口耳相傳的聲音沒了,心思容易集中。更要緊的是,他開始考慮一些更大更遙遠的問題了。也就是說,他的心裏裝上了大事。
心裏要裝大事,就要回避小事。
再比如美國的女詩人狄金森,一輩子沒怎麽走出她的房子多遠。她死後,人們從她的抽屜找出了一疊疊的詩稿,這才發現了一個偉大的女詩人。她的思維所抵達的角落,是當年好多輝煌一時的人物所不能夠抵達的。她穿越的思維空間,是那些雙腳印滿了歐亞大陸的人也難以想象的。她靠了什麽?不過是與世隔絕,不過是封閉自己,不過是兩個字:清寂。
但是這樣說,只是道出了一個方面的道理,並不一定是要人人都走這樣的極端。因爲從另一方面看,一些激烈參與社會生活、推動社會波瀾的人,也有高屋建瓴的氣魄,有力挽狂瀾的力量。像雨果,常在國會演講,參與黨派鬥爭,被流放等等,結果也是一個精神和文學的巨人。他到了晚年過生日的時候,總理探望,民衆在陽台下徹夜不眠地遊行。他去世的時候,棺木停放在凱旋門那兒,供民衆瞻仰。怎麽看雨果都是個偉大的人、巨人。這樣的人常常處在社會劇烈變動的漩渦裏,是個看得見的顯著的推動者,大參與者,一個了不起的人。
于是今天會陷入一個悖論:知道得更多好,還是稍稍閉塞更好?是盡可能地回避,還是要勇敢地投入?不知道。不過我們大致可以明白,雨果等人並沒有親臨一個數字時代,如果他走進了這個時代,也一定會爲信息轟炸而恐懼的——說不定他要逃得更快。
事實上,雨果如果整天在議會裏演講,整天參加革命,整天反對小拿破侖,沒有被流放到那個島上,也不會有時間寫作。字要一個一個填在格子裏,飯要一口一口吃,一切都不是空穴來風。可見即便是雨果這樣的偉人,一生也有過大回避。大清寂和大熱鬧肯定是相輔相成的。
有一點是肯定的,對于我們當代人,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知道太多,熱鬧太多,個人時間太少,回到過去太少,閱讀經典太少——挨近各種垃圾太多,時時有被這些掩埋的危險。
比如出版物,每天一車一車運進運出的文字垃圾到哪裏去了?它們從印刷廠出來,可不是爲了直接回到造紙車間去循環的,而大多還是被那些粗劣不論、不挑食的好胃口給吞下去了。想一想,長了這樣的好胃口有多麽可怕。如果吞下這類東西更少一點,我們不僅可以節省大量的精力、時間和熱情,還可以保護大片的森林。
現在印刷技術極爲發達,兩個星期就可以把一本書推到社會上,半月之期就可以迅速地制造一堆文字垃圾——但是就像候鳥一樣,它們一會兒飛來,一會兒又消失——它們無法長久地停留在原地。
無論什麽時候,只要我沉默著,雙手就會莫明地隱隱發熱,掌心的粉色在空氣中蠢蠢欲動。時光一點點地從我被風吹散的發間飄逝,無能爲力地接受生命一點點衰老只能讓我感到恐慌不安。我渴望思緒清晰,平心靜氣地寫字,只有思想與時光共同行走的時候,生命的草原才會少些荒蕪,多些希望。
一天二十四個小時,有近二十三個小時是在沉默著。沉默的質量日益厚重,恐慌的廣度也瘋了似地擴張著。我呆呆抓著鍵盤,翹起來的腿時常壓麻了下面的另一只腿。
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兩個多月時間,我的頭發變得比以前稀少許多,眼睛也有了黑眼圈。有一天,我在種滿槐樹的街上拖著臃懶的身體步行。已近傍晚的林蔭道很涼快,赤裸在裙下的雙腿有些冰冷。地上飄滿黃色的小槐花。
一瓣一瓣,散落得到處都是,直直地沿著街角鋪到我看不見的路的盡頭。執著而淒涼,蕭瑟而華美。宛如一場隆重的盛宴。風來,花葉互擁,親吻。風靜,花葉兩分離。我踩著黃色的小花瓣,想起那首博客裏看到的詩句:
所有的都在瞬間開放,
我們的心每時都在變化
它總在尋找新事物
恰好在那一刻
打開了
看見了
那恐怕就叫永遠
這嫩黃色鋪就的回憶之路。已步入其中,想抽身離去已是不能。那生命中曾有過的一個個片段,破碎著,殘留在心底做了深深的埋藏。如果有可能,我願意坦然地說,我擁有很多永恒的瞬間。是的,永恒的瞬間。
很久以前就開始想,那麽多人渴望著永恒。可永恒到底是什麽。是否擁有了永恒,愛得以升華,生命就可以超脫宇宙的深度,成爲永久的完美。我曾見過,有人搓揉著潔白的手指,仰望天空,在安靜的時光裏,期盼著永恒的到來。還有一對戀人,在過去的某個時間,某個角落裏相擁,男孩對女孩說,總有一天我會給你永恒的幸福。
我沒有忘記,他說的是總有一天。可漸漸的,我發現或許,永恒並不代表時光的延續。不能說我們所不能抵達的時光那頭藏著我們渴望著的永恒,因爲無法抵達,那裏一無所有。我甯願相信,永恒,只存在于過去的某一瞬間。
那只是一刹那,只是生命中因感動而短暫停頓的一瞬間,然而它悄悄離去,一切恢複往常,或許被你忽視,或許被你發現並珍視。然而我想,永恒其實也許就是這樣簡單,它之所以成爲永恒,只因爲那些瞬間,在記憶中閃爍著永久的光芒。
漫無目的的行程,這一生要走許多次。每一次,刺骨的孤獨難免讓人落魄,甚至對生命感到絕望。沒有那麽多的美麗可以在需要時到來,邂逅的心動總是姗姗來遲。于是,我在擁擠的公交車廂,在水窪遍步的巷子裏,在23層高樓的窗口,在靜夜的硬板床上,用這些短暫閃耀著的光芒溫暖自己。
那一年,我很小。家裏要來很多客人,小姨把我帶出家在附近溜達。那是一個落雪的日子,記憶很稀薄,我只記得,我們在路上看到一株梅花,滿枝肥嫩的梅花開在雪白的世界裏。小姨給我摘下一枝,我愛不釋手。
大西北的小孩,童年裏印象最深的色彩,是土地的蒼黃。一朵梅花,讓我的童年略顯生動。我拿著美麗的花,看著小姨微笑的眼睛笑得好開心。就這樣,記憶突然定格在這一瞬間。沒有了之前,也沒有了之後。
只是那樣一幅畫。多少年的反複回想,都沒有使它退卻昔日色彩。後來,長大了一些,又去找那棵梅花樹,卻再沒有找到。和小姨的關系也因爲我年齡的增長和性格的日益沉悶內向,逐年疏遠了。
一直想去看海。或許那份奔騰不息的執著能給我至深的感動和激勵,而月下滄海的那種肅穆與沉靜,又或許能撫平內心久久不肯妥協的孤獨的傷。那是一個夜晚,我們在一座護城河的橋上散步。走累了就停下來,扶住冰涼的石欄杆俯身看橋下的水。
不過十米的寬度,比直地橫向遠處被夜色消融了的黑暗中。這靜止的,不做流動的水,安靜地彙聚在一起,因暮色深沉而顯出幾分肅穆與廣闊來。涼風習習,裙子拍打著雙腿的感覺很微妙。他看著水面笑著說:“怎麽樣,大海夠美麗的吧?”
我會意地點頭說很美。水面上,有很多蜻蜓,有些在暮色中飛過我們的頭頂,往我們不曾有力氣去關心的遠處去,有些在水面上旋轉著飛翔,不知疲倦。這是很平常的夜晚,只因這一潭在夜色中格外沉默和幽深的水,讓記憶有了份量。這樣沉重的份量裏,我突然找到一些永恒的東西。我看見自己少年時呆傻的背影,在幽幽的水面踽踽行走著,朝向消融了黑暗的入口……
一個人的時候,面對著白色的冰冷的牆,記憶如狂潮湧來。中學時的實驗室裏,無意碰到的化學老師幹淨的手指;公交車上看到過的窗外另人莫名心動的陌生的臉在視線裏一閃而過;一根在公園裏班駁的绛色石柱上繪著的陳舊了的曆史;曾在最寂寞的夜晚撫摸過最孤獨的手指……
有些過往重新想起,已無半點感觸,有如隔岸觀火的冷漠。曾遇到過的人,曾做過的事和看過的風景,似乎都與自己無關了。唯一能夠證明時光沒有白白流逝,生命沒有虛無存在的,只是這些閃光的瞬間。就像一位疲憊的母親,時常要在孩子甜美的呼喚聲中,才能證明自己的真實存在。
我想,這些光芒,只來自個人內心的渴望。
遇到過的某一瞬間,合乎了自己畢生都在追求的一種完美,記憶便短暫停頓,把這段時光寫進生命裏。我以爲這就是永恒了。一個人的永恒。與真理無關,與世界無關。
不知是從什麽時候,我變的很冷靜。因爲突然懂得了,有一些完美,這一生都難以成全。有一些關于生命的華麗解說,只是空談。曾活過的十九個年頭,有十八年屬于低調和癡傻。很多夢無法停止,卻注定越做越傷神,越做越無法接受現實。
不知是什麽時候,是天空的某一片雲,或是地上的某一片石板,某一片落葉,更或者是某一陣涼爽的大風,讓我醒過來,清楚地看到自己這些年都做了些什麽。已不再奢望什麽。只是每天抱著回憶,坐在往事的江邊,把臉埋進垂柳葉片裏,尋找一些完美,讓自己安慰。不要永遠,不想久遠的故事,只要一個瞬間,閃耀光芒。
我守著一個人的永恒生活,在未知的瞬間裏突然呆滯。因爲知道什麽都會沒有,什麽都會消失。一切正如那首詩:
短暫的春天
喚醒沉睡的我
你稍縱即逝
天空沒有飛翔的痕迹
我知道
從捕魚大亨電腦版心中什麽地方滑過
輕如蝴蝶
那是微妙的感動
嗷
不必介意
兩只鳥在空中凝視片刻
又煽動翅膀各自飛走了